-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六字诀是
- 中文名
-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六字诀是
- 服务类别
- Iso体系认证
- 服务宗旨
- 中证厦门iso体系认证,全国高效认证咨询服务!
- 服务介绍
-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六字诀是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只要您真心实意地将推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六字诀是作为提升公司管理业绩的重要措施而不只是摆摆样子,按照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周密的策划,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六字诀是终究能在你的公司里生根结果。
目录
Iso体系认证简介
Iso体系认证 iso体系认证

ISO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认证

iso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GB/T29490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七星售后服务成熟度评价认证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认证

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

商务饭店服务认证

ISO56002创新管理体系认证
Iso体系认证 实施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周期是多久
1.审核和准备资料(7个工作日左右,时间快慢与企业配合度有关)
2.体系iso三体系认证建立和质量手册书写(7个工作左右完成)
3.完成以上资料iso三体系认证之后提交审核(7个工作日左右),含审厂时间确认。
4.审核完成并发证(1至2周左右)
5.以上时间总和预计在45周左右。
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周期是多久
ISO13485医疗器械体系认证的周期要多久,这个要根据客选择的发证机构来确定,不同的发证机构,需要的周期也不相同,比如一些老牌发证机构,需要的周期一般会长一点,因为他们比较严格。所以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的时间也会多一点,为什么呢?因为越严格的机构,你要满足他的要求,肯定是需要时间来消化他们的要求。包括硬件设施,软件设施,都要跟得上。所以需要的周期肯定也会长一点。所以ISO13485医疗体系认证的周期,大致的可以按以下时间去参考:
如果指定要CQC、SGS、TUV、BV、这样知名的发证机构来发证,周期最少要准备3-4个月左右。
如果不指定机构,一般40-50个工作日基本就差不多了。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有效期是多久
一般,ISO9001证书有效期为3年;
但是前提是企业必须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审核,即年审;
监督审核频率一般为每12个月一次,即一年一次,所以叫年审;
有些企业可能比较特殊,认证机构要求6个月或者10个月要求年审一次;
ISO认证审核都会提前通知时间,有些认证是飞行检查即不通知检查随时可能到达工厂突击检查。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采购标准
你在准备实施前,需要一本标准。你需要读懂,读通。
参考相关文献和软件
有许多有关质量出版物,软件工具帮助你理解,实施并申报质量管理体系
组建队伍制订策略
你通过与最高管理层制订策略,组织策划全面实施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责在于高级管理层,所以在开始实施体系时需要高级经理参与。
考虑培训
无论是质量经理还是高级经理负责实施体系,都需要提高ISO9001:2000,总体意识。小组活动,研讨会和培训课可以起到帮助作用。
选择顾问
你可以得到保持中立的顾问建议如何更好地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实施QMS并保证你少走弯路。
选择认证公司
认证公司是第三方机构,如BSI。可以前往并有效地审核贵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如果符合标准,BSI将颁发证书。由于种种市场原因,选择认证公司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考虑的因素包括:工厂经验,地理范围,价格和服务水准。关键是找到最适合你需要的认证机构。找BSI你可能站的更高些。
撰写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高级别iso三体系认证,它要列出你对质量管理的要点。WHAT,WHY和HOW在业务中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支持性iso三体系认证
建立程序iso三体系认证以支持质量手册。清晰简练,列出为完成一项工作的要点,WHO,WHAT和HOW。
实施你的质量管理体系。
实施的关键是沟通和培训。在实施阶段,所有执行程序的人都要收集记录已证明;规定的做到了,做到的符合规定。
预审核服务
预审核服务通常是在体系实施后6周进行。目的是找出哪些区域没能达到标准。这将使你在初审之前考虑改进的方向。
获得认证
你与你的认证机构安排初审。在此阶段认证机构将审核你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建议是否发证。
后续审核
一旦你获得认证并拿到证书,你就可以对外宣传你的企业已成功获得认证。为保证认证资格你需要继续实施所有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定期对标准执行情况要进行检查。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
建立、完善质量体系一般要经历质量体系的策划与iso认证,质量体系iso三体系认证的编制、质量体系的试运行,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具体步骤。
企业实施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
医疗器械作为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特殊产品,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身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各国将根据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及对人体可能具有的潜在危害,对医疗器械产品进行分类控制和管理,同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认证制度。